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评分参考标准
发布时间:2025-02-28 13:40:22
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评分参考标准
(赛道1 数智赋能教学应用)
评价要点 | |
1.理念与目标 (15分) | 1.1 坚持立德树人,体现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的理念,符合学科特色与课程要求;以“四新”建设为引领,推动数智教育教学改革,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智思维和数智素养。 |
1.2 教学目标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,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;与学校办学定位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、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相匹配;明确数智赋能教学应用中需要解决的课堂教学真实问题。 | |
2.内容与资源 (25分) | 2.1 教学内容满足社会需求,体现高阶性、创新性与挑战度;融入课程思政,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、实践发展新经验、社会需求新变化。 |
2.2 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,建设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;教学资源丰富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,基于数智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,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。 | |
2.3 加强知识图谱建设,对各类教学资源(如教材、课件、案例、试题等)进行统一分类、标签化和检索管理,为学生提供系统性和结构化的学习资源。 | |
3.过程与方法 (25分) | 3.1 教学过程突出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,教学设计方案合理,教学内容重点突出,难点把握准确;教学方法运用灵活、恰当,能有效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。 |
3.2 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工具,将数智技术自然融入教学过程,使线上或线下教学过程连贯完整,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体验,形成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学习模式。 | |
3.3 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创新性,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问题,形成独特、精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。 | |
4.评价与反馈 (15分) | 4.1 评价方式多元,评价手段契合教学目标;评价过程严格,具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方法和标准,对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有明显促进作用。 |
4.2 系统收集过程性和结果性数据,开展基于数智技术的教学诊断、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,过程可回溯,反馈及时。 | |
5.特色创新与影响力 (20分) | 5.1 在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、教学过程与方法、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之处,凸显教学资源的交互性以及评价反馈的个性化,注重因材施教。 |
5.2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数智技术,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智思维和数智素养,有一定程度的示范辐射和推广价值,为其他教师开展数智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。 |
备注:数智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知识图谱、大数据、大模型、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。
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评分参考标准
(赛道2 数智赋能校企合作)
评价维度 | 评价要点 |
1.理念与目标 (15分) | 1.1 坚持立德树人,体现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的理念,符合学科特色与课程要求;以“四新”建设为引领,推动数智教育教学改革,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智思维和数智素养。 |
1.2 教学目标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,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;与学校办学定位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、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相匹配;明确数智赋能校企合作中需要解决的教学真实问题。 | |
2.内容与资源 (25分) | 2.1 教学内容满足行业与产业需求,体现高阶性、创新性与挑战度;融入课程思政,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、实践发展新经验、产业生态新变化。 |
2.2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,组建结构合理、高水平的校企双师队伍;将政产学研的创新理念、机制体制和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,促进资源共建共享。 | |
2.3 运用数智技术,建设兼具实习实践教学、生产和研发、创新创业等功能的校企合作平台。 | |
3.过程与方法 (25分) | 3.1 教学过程突出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,以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,教学设计方案合理,教学方法运用灵活、恰当,能有效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。 |
3.2 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工具,将数智技术自然融入教学过程,使线上或线下教学过程连贯完整,显著提升教学效率,形成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学习模式。 | |
3.3 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创新性,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问题,形成独特、精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。 | |
4.评价与反馈 (15分) | 4.1 评价方式多元,评价手段契合教学目标;评价过程严格,具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方法和标准,对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有明显促进作用。 |
4.2 系统收集过程性和结果性数据,开展基于数智技术的教学诊断、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,过程可回溯,反馈及时。 | |
5.特色创新与影响力 (20分) | 5.1 在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、教学过程与方法、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之处,凸显企业教学资源的创新性和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。 |
5.2 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数智技术,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智思维和数智素养,有一定程度的示范辐射和推广价值,为其他教师开展数智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。 |
备注:数智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知识图谱、大数据、大模型、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。
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评分参考标准
(赛道3 数智赋能实践教学)
评价维度 | 评价要点 |
1.理念与目标 (15分) | 1.1 坚持立德树人,体现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的理念,符合学科特色与课程要求;以“四新”建设为引领,推动数智教育教学改革,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智思维和数智素养。 |
1.2 教学目标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,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;与学校办学定位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、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相匹配;明确数智赋能实践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。 | |
2.内容与资源 (25分) | 2.1 实践教学内容满足社会需求,体现实用性、创新性与挑战度;融入课程思政,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、实践发展新经验、市场需求新变化。 |
2.2 运用数智技术,建设高质量、开放程度高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践基地。 | |
2.3 实训平台链接真实有效,可登录、可使用;操作界面友好,功能全面,可提供个性化总结反馈和指导。 | |
3.过程与方法 (25分) | 3.1 教学过程突出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”,教学设计方案合理,教学方法运用灵活、恰当,能有效调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。 |
3.2 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工具,将数智技术自然融入教学过程,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效率,形成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学习模式。 | |
3.3 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创新性,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痛点问题,形成独特、精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。 | |
4.评价与反馈 (15分) | 4.1 评价方式多元,评价手段契合教学目标;评价过程严格,具有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方法和标准,对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有明显促进作用。 |
4.2 利用大数据技术改进学生实习实践效果评估,并根据学生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实习实践支持计划,提高实践教学质量。 | |
5.特色创新与影响力 (20分) | 5.1在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、教学过程与方法、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创新之处,实践平台具备较高的自主性和开放性。 |
5.2 在实践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数智技术,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、创新思维和数智素养,有一定程度的示范辐射和推广价值,为其他教师开展数智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。 |
备注:数智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知识图谱、大数据、大模型、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。